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已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六大管理会计工作的六大系统,它们构成了整个管理会计工作的核心框架,缺一不可。企业在布局和完善各自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可以参照这六大系统来设定工作岗位并合理安排人员,以便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对于整个财务工作以及对于企业的价值。具体这六大系统包括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管理会计工作的六大系统
1、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2、成本控制管理系统
3、绩效评估系统
4、投融资分析与评价系统
5、现金流管理系统
6、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这六大管理会计系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密切交织在一起的,尽管每一个系统都有各自重要的目标和不同的管理中心,但实际的工作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为例,主要的目标就是要根据企业战略来落实在当年或某个预算周期内的主要工作,收入和利润目标、相关的核心财务指标、资金来源于运用等方面,而在预算具体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其他五个系统的工作产生交叉。比如设定营业收入的目标需要了解未来一段时间是否有新的投资项目落实,是否会带来营业收入规模和结构的重大改变;比如设定利润目标时需要了解成本控制工作的相关进展,是否有机会因为技术进步、采购价格、学习曲线等因素而产生成本结构和成本总额方面的变化;比如研究分析最优的销售组合时,不仅要考虑到价格、成本、利润这些因素,还需要考虑现金流、产能、技术和人员等因素,利润高的产品未必一定是现金流最好的,利润最优的销售组合是否符合企业在现金流方面的需求也需要平衡与斟酌。
总之,管理会计人员决不能将这六大系统相互隔离,各自独立的开展工作,而应该在企业战略目标和预算目标的统领下,系统性的开展工作,既注重系统整体目标,同时也兼顾各自条块的局部目标,平衡发展才是最佳选择。